第110
……
夜里,绣娘将三枚金叶子和之前攒下的散碎银子及铜板都取了出来放到炕桌上,感慨地说道:“蔚蔚,这小半年我觉得我的日子就像做梦一样。”
“这才是刚刚开始呢,咱们有了最难赚的第一桶金,今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的,我的计划是:除了建房子的地皮之外,咱们还要买几块耕地,请二姐夫帮忙物色几个知根知底儿的老实佃农,每年年底和佃农分粮食,多出来的米就拿到市集上去卖了,换成银子攒起来。你的手艺也不能丢了,咱们有银子了,哪怕是雇人送到清庐县之外的地方去我也要想办法给你把新销路打开,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银子,买更多的地皮,到时候也给你在市集上买下一间铺子,你也当老板娘!”有几次赶集时,绣娘看着市集上的成衣铺满眼的羡慕,吴蔚虽然当时什么都没说,却将这个计划放到了心里。
吴蔚观察过了,绣娘热爱这份手艺,即便因为这门手艺被柳家“压榨”多年,但绣娘分家出来以后,依旧喜欢在闲暇之余做些针线活儿,一个人的能用自己的兴趣谋生,是何其幸运的一件事?
绣娘感叹吴蔚心细如发的同时,心中也是满满的感动,可这“三十两”的计划里,自己的事情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吴蔚却隻字未提关于她自己的打算,绣娘忍不住问道:“那你呢?”
吴蔚愣住,问道:“什么?”
“你呢?这些银子都是你努力得来的,你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吴蔚心头一悸,努力维持自己的笑容不变,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作答。
是啊,自己呢?
吴蔚不属于这个时代,自己的家人都在蓝星,关于亲情自己还有太多的遗憾,她还没有和自己的至亲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好好和解……
吴蔚原本的打算就是,等到水温升高适合下水就寻找穿越回去的办法,后来因为放心不下绣娘已经暗中更改了计划,决定在回家之前把绣娘的生活安置好,可再然后呢?
安家的银子不愁了,房子建好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再然后呢?
看着绣娘略带希冀的眼眸,吴蔚只能沉默。
这场美好的未来,没有吴蔚。
再去张家
次日清晨, 绣娘和吴蔚穿戴整齐,吃过早饭,怀揣着金叶子出了门。
原本绣娘还想蒸几个馒头带着作为二人的中午饭, 但吴蔚坚持要带绣娘下馆子, 绣娘也隻好作罢。
关于昨夜那个问题,吴蔚隻强笑着声称自己还没有想好, 绣娘便没有再追问, 虽然绣娘的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可她却不愿意逼迫吴蔚做出选择。
绣娘觉得:吴蔚的迟疑无非就是放不下对故乡的牵绊,无法下定决心留在清庐县生活, 仔细想想也是……这件事要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绣娘恐怕也不能立刻就拿定主意。
但这在绣娘看来并不要紧, 如今她们有了安家的银子,吴蔚要是想回家乡生活, 她愿意跟着吴蔚一起回去,听吴蔚说她家里也没什么亲人了,这怎么行呢?家里连个看家的人都没有, 要被人使坏,欺负的。
绣娘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要吴蔚不嫌弃,她愿意和吴蔚一起到吴蔚的家乡去生活。
反正绣娘在清庐县也没什么牵挂了,等二姐的孩子生下来, 二姐和二姐夫也算了却了一件大事。
至于娘那边……就算自己有心孝敬也怕是不成的。
吴蔚深深地感激着绣娘的善解人意,感谢她没有追问到底。
……
这回去市集是轻装上阵, 路分外好走。
吴蔚和绣娘也有了心情去欣赏路上的风景:路边的草地窜出绿芽, 树枝上也透出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芬芳, 看到好的景致吴蔚还会背上一两句诗,绣娘好学也跟着念诵,吴蔚见状索性把一首诗的内容背全了,一字一句从字形到寓意,耐心地交给绣娘,二人皆心情愉悦。
来到市集,感受着热络的气氛,绣娘和吴蔚相视一笑。
她们住的地方太安静,偶尔到市集逛逛能很好地改善心情。
“绣娘~你看。”吴蔚捏了捏绣娘的手。
绣娘转头看去,抿嘴笑了。
吴蔚让绣娘看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摊位,不过却是上次她们摆摊卖腊肉的地方,那是绣娘第一次摆摊,至今仍历历在目。
吴蔚环顾四周,这个市集自己和绣娘已经非常熟悉了,好几家铺子她们都曾去过,还有一些街边的摊位她们也光顾过……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她们两个已经留下了许多回忆。
来到钱庄外,吴蔚说道:“绣娘,把金叶子给我,你稍微走远些,等着我。”
绣娘点了点头,取出荷包交给吴蔚,说道:“我在前面等你,牌坊下面。”
听到“牌坊”二字,吴蔚心头一跳,一个一直困扰她的问题再次萦绕心头:自己一直在找寻的穿越之门,到底是湖,还是牌坊?
市集上立着一个牌坊,是为了歌颂当年出资修建这条市集街的大善人,听说已经有百年光阴了。
吴蔚捏着荷包,双足犹如生根,注视着绣娘离去的背影,一直到绣娘的身影被人群淹没再也瞧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