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克小说网
利克小说网 > 戴高山文集 > 我家的古大厝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家的古大厝

 

我家的古大厝,是传统的闽南十大间古大厝,大概是建在清朝咸丰年间。因为根据当时祖上的老五在同治年间为清庭做侍卫来看,这古大厝的年纪,应该会比他做侍卫的年龄更大些。但我并没有认真考据,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测而已。

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时间,都是生活在这古厝里的。到十三、四岁时候,父亲和兄长在对面的田里,盖了几间新瓦房之后,我们这里的两间古房子才卖给邻居。而从此,这古大厝我们就较少来了,只有到逢年过节祭祀的时候,才会偶尔来过。

我记得当时我们这古大厝里,前前后后住着大半个生产队的人口,有百十来口人家,而当时的房权,都是土改之后确定的。从我知事起,我们家就有七、八口人,却只有两个房间,外加一个过道做成的小厨房。所以不光是我们,所有的亲堂兄弟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大家都住得很挤,而当时的基本生活条件,普遍都是这样的。人们在生产队里上工做农活,然后再从生产队里分到工分和粮食,虽然生活都过得很拮据,但却很悠闲。而且住在这里的人,算起来都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所以见面处事都是称兄道弟,叫叔喊伯的,一派团圆和气的景象。

有关于古大厝的描述,我在小说水车里这样写的:“我们家旧居原在我们的宗室大古厝里,这是我们先祖传下来的老房子,是标准闽南特色十大间红砖黑瓦大厝。大门前是长石条铺砌的石板埕,迎着大门二级台阶而上,看到石大门上有一副对联,门联上写的是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大门两侧各是一个单扇的边门,古时大院因为晚上大门先关,家人又多,早晚为了出入方便,便在两侧各留下一扇边门。进了门是前小厅,小厅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间下照房,下照房两边还各有一房角房;再往前是一个大天井”

“天井的两边各是一间对照房,再往上就是大厅了,大厅很大,比下厅要高出一级台阶,可以同时摆上六桌八仙桌还略宽些。大厅对中就是神龛了,正对右侧是土地和观音的神像,中间则是祖上灵牌。大厅两边各有两间大房。古时候兄弟总是按大小房间居中住,所以大门正对面靠右的那一间,就一定是大儿子住的,而大门正对左边那间则是二儿子住的,再往右二间就是三儿子住的,左二间则是四儿子住的,如果家里的儿子再多些,那就是小厅下两边照房到角房再依次分配下去了。而老人们一般都是睡在天井的对房里。”

这大门上的那副对联,我那天去看了,是这样写的:“上联是:家传学士庆文明;下联是:门拱丰年占大有”!联语上写的,当然都是喜庆吉祥之意的文字。大门的做工极为精细,是花岗岩石头慢慢雕刻而成的,相当平滑。小的时候,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所以我们做小孩子的,总爱跑到大门下那横石条上,赤着胳膊躺着睡觉。过路人要进出的时候,要么从两边的小门拐进去,要么直接从小孩子身上跨过去。一个大古厝也就这么一个大门,所以想要在那睡觉,得先去占着,否则别人占睡了,你就没得躺了。母亲当时极不喜欢我躺在那睡觉,第一是她觉得那石板太冷,对小孩子的身体不好;第二是她觉得人躺在下面,让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从他身上跨过去,将来肯定是没有出息的。所以只有当母亲没看见的时候,我才会跑到那偷偷地躺一会儿,那石条真的是好冰好冰,不小心一会儿就睡着了。

大门的两边都是精美的石雕,有花岗岩的白石雕,还有青石的石雕。上面雕刻着很多漂亮的人物山水、风景鸟兽,但这些人物和雕刻大部分都在破四旧的时候,让激进的红卫兵给敲掉了,成了没有头或脚的雕刻,相当可惜。我在水车里是这样描述:“我们家主厝的后边,又有一道后厝,我记不得有多少房子了,反正和主大厝一样宽。主大厝的两边,又是各加两条护厝,长度和主厝加上后厝一样长,房门都是向着主大厝开的!所以,我们家的这古大厝,又叫“三落四条护”算是很大很有名的院落了。大门两边前檐下,各有一只青石狮了,后来被人盗走了,现在留下的,是后来修房子重新雕刻的。大门的两侧还有两幅青石人物风景浮雕,文革的时候破四旧,所有上面的人头都被敲掉,不知道扔到那去了,真是可惜,以至于我们这些晚出生的人,都不能看得到!”

大门两边的正墙体,都是红砖细彻而成的。上面的房檐下,还画了不少风景人物,花卉虫鸟。我拍摄了几图,发现这百多年的水墨画,在外面风吹雨打,竟然还能保持到现在,足见当时的传统工艺相当了得。这古厝的建筑,一般是砖木石结构,内墙则有些用芦苇加泥做成,然后在外面再糊上白灰,所以常常会遭受白蚁侵蚀。大厅的两根大木柱的下方,到处都是白蚁糟蹋留下的沟槽。因此小的时候也经常会有防蚁的人到这儿,东弄一下,西弄一下,但真正是不是有下点药防治,那就不可知了。

我们家的古大厝还有一个当地的古建筑工艺,就是三合土砌成的墙。这种工艺是用沙,土,和贝壳灰,再加上黑糖水按比例调出来的粘合物。然后放在木头框架里,一层一层交叉地夯起起来的,当这三合土风干之后,坚实牢固,不怕风吹雨淋。所以这些三合土夯成的房屋,百多年来一直站立在那。我在小的时候,会经常到那些墙角下去拨青苔。有关于这种夯墙法,我也问过父亲,他说这种做法太牢固了,比现在的钢筋水泥还好。

其实在小说水车里,我所描写的这些古厝构造,就是我们家现在的老古厝。我们家祖上是靠白手起家过日子的,后来积攒了一点钱财,才盖起了这栋大房子。水车里是这样的写“据说先祖原在晋江上游西溪的对面居住,后来两夫妻移到了这里,凭着一把锄头,一挑笄箕,开创下了这个基业,而且后来又娶了一房小妾,我们称她“二妈”在祖厝正坐的右面,就是二妈的大厝了,我们后来都把它叫“新大厝”祖上共有了六个儿子,除了上面说的老三混了个“文职”之外,听说老五是个殿前侍卫,当然,乡里人也不怎么识字,听说祖上做了官,当然是越传越大好,但具体是不是真做了这么大,谁也没见过,总之我想是做个比如御林军的士兵或者什么的,后来我们族里为他刻了个“进士”的牌匾,挂在祖大厝梁上,据说在族谱上还有据可查。当然,族谱上真的有没有,我并没有亲自查过,只是听父母时常说起!老四、老五、老六都各自出去盖了一个和祖上一样的大房子,而老大、老二、老三却没有建下什么基业,大概老大、老二可以承袭祖业也不可知,我听父亲说了,我们家三祖也已经运了一块地,准备要筹建新房,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死了,就再也没盖上了。再后来生的七个儿子,据说也都不成器,吸鸦片败了家,只剩下我们“汉”字辈家族。所以我们的先祖其实也是靠勤劳致富的老实农民,不是什么地主恶霸。后来传下来的子孙,到我们的父辈,也都是安份守纪的老实人。”

“开山祖上生了六个儿子,我们这支算是老三了。听说老三在游溪县做一个什么文职,好象现在的校长似的。而我们这位三祖上又生了七个儿子,分别以“唐诗晋字汉文章”这七个字来为兄弟命名,我们这一支就是“汉”字,而最后传下来的,就是我们这支“汉”字辈了,所以父亲在为家具做记号的时候,总是在上面写上四个字“汉记长春”后来到了我们这一辈,也就这样跟着写下来了。”

古大厝里留下我所有的童年,在很多印象里,不光是这古大厝的古老,童年的记忆也是那么的青涩。或者是在艰苦的年代里,我们的心,就象这个古大厝一样的纯朴,但这个地方,住下了我的先祖,也住下了我的父辈和兄弟姐妹,一样也住下我的童年。所以,我的很多童年故事,都将从这里开始。或者将来,这里的故事,都将是我创作的开端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